打车难、打车贵,这事能怨得着滴滴?
每年的春运都是热门话题,有意思的是,今年滴滴成了“背锅侠”。
在众多吐槽和愤怼滴滴的文章中,有两种言论最具代表性。
一个是某企业管理平台的《致滴滴》文,吐槽滴滴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叫车昂贵和困难,顺便怀念了一把滴滴出现之前的上海出租车有多美好——不但优雅文明便利,而且还环保到可以防雾霾。
另一个则是前Uber中国员工站在运营的角度分析滴滴和Uber的产品逻辑,认为这两个APP体现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把喜欢滴滴还是Uber同相信中医还是西医对等,上升到了三观的高度。
不久之前还是国内共享经济领军人物的滴滴,为何在一夜之间“堕落”成“扰乱市场经济”、“恶性改造出租业服务者的思维模式和服务意识”以及“三观不正”的家伙呢?春运不好打车这个锅,真的要滴滴来背吗?
先来说说那篇咪蒙风格的文章
文章作者十分怀念没有打车软件时的上海,她列举了几个温馨而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有酒,这种故事我也有许多,而且都是亲身经历的。
在合川,没有滴滴之前,坐出租车要强行被组合,看见乘客人多就拒载,而且组合之后价各算各的,并不会平分或者降低。
在桂林,没有滴滴之前,春节打车起步价从7元涨到20元,不给就被赶下车,想打电话投诉,车主电台一呼叫,呼啦一下来了十几辆的士,就问你怕不怕。
在重庆,没有滴滴之前,两地分居的妻子带着幼子下飞机,被抢客的出租车司机推搡吓哭,深夜打电话来哭诉。
在上海,没有滴滴之前,出租车司机不按我手机地图上的路线走,绕出好大一圈,我小心翼翼地提出意见,还被鄙视外地人啥也不懂……当然,或许我去的是另外一个上海。
至少滴滴出现之后,我不用再担心陷入这种窘迫乃至危险的境地。
不过这些都是个案,和《致滴滴》文中所列故事一样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在我看来,任何凭故事判断趋势的论断,都是在耍流氓。
至于“想回到过去”的念头,更是让人嗤之以鼻。我记得铁道部推出12306网络车票预订软件的时候,也有好事者跳出来说这样不行,对不会使用网络订票的群体来说是极大地不公平,可惜的是,时代并不会为了照顾绝对的公平而故步自封。
回到春运上来。
我们知道,春运之所以叫春运,就是因为现有的交通网络运力,难以满足春节期间这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的运输需求。那么,滴滴在春运中是起到了正面还是负面作用呢?
我认为,无论是专车、快车还是顺风车,增加运力肯定有助于缓解春运压力,据滴滴官方1月11日披露的数据,今年春运仅滴滴“顺风车”就预计运送840万人次,比去年的190万人次增加数倍,对于买不到票的游子来说,显然是一个重大利好。
为什么春节期间打车变贵了,变难了,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经济杠杆原理决定的。在车辆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无论是加价或者溢价,都是价格调整市场的方式,让急需的用户获得订单,不那么急的则可以等待或者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而且,据我向司机了解到的,出租车的调度费平台分文不取,专车快车动态调价的费用主要也是给司机的,平台只会收取很少的一部分,即使在今天,有的时候为了让乘客打到车,平台还会在后台给司机补贴。
第二,是滴滴司机和车辆匮乏造成的。春节期间,不少司机自己也选择了回家,可2017年春节已经是有滴滴以来的第四个春节了,为什么前些年没有出现因打车难而遭吐槽的盛况呢?我想,这是因为各地严苛的网约车新政相继出台,不少看不见未来的司机谋求转行而导致的。
以上海为例,新政对网约车司机的户籍、汽车排气量和轴距做出了严格要求,据滴滴之前披露的数据,上海市注册的41万多司机中,只有不到一万人拥有本地户籍。而且上海新政是立即执行,没有像北京深圳那样给出几个月的缓冲期,这意味着40余万司机面临选择。
据新闻报道,今年1月,上海开启了多轮网约车专项整治,并同步对整治结果进行通报。通报指出,非沪网约车是市交通执法总队的重点打击对象,仅1月10日一天,市交通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就在4大枢纽查处非法客运“网约车”23辆,其中14辆为非沪籍号牌。不仅如此,市交通执法总队还表示会继续在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保持每周2次以上对非法“网约车”的联合专项整治。
这样一来,司机和车辆必然锐减,以1月20日的上海为例,用户需求就最高是运力的5.8倍,滴滴高级产品总监罗文在知乎上给出了一个草图,可见更清晰地看到在线司机数锐减和呼叫订单暴增的对比。
一方面是出行需求的暴增,另一方面是司机和车辆的锐减,打车不难才是怪事了。
再来说说产品逻辑的问题
这位“前Uber中国早期员工”认为,Uber的规则设置得非常简单,乘客不能选司机也不能加价,司机也不不知道单子的细节,几乎没有可以留给个人操作的空间。而滴滴以及其他国内打车APP的规则就给了用户很多操作的空间。
由此,她得出结论认为,滴滴和Uber这两个APP的差异,仿佛就是中美两个社会的缩影,一个是中国式过马路,一个是美国式过马路;一个是中医,一个是西医。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实呢?
在专车快车方面,滴滴和Uber 在功能设计上都是采用系统派单,唯一不同的是出租车,滴滴是允许出租车司机高峰时增加调度费的。
为什么这样设计?
我们知道,由于受到牌照的管控,出租车运力本就是严重地供不应求,采用抢单模式只是为了吸引出租车司机提供网约服务而已。即便如此,多数出租车师傅的主要订单来源还是来自扬招,滴滴只不过是一个补充罢了。
司机生态和商业模式的本质不同,才是差异的核心,而不是什么中美产品经理文化不同。
按照“首席发言者”的话来说,你从Uber加州找个产品经理来中国做出租车,他也没法用强势派单+系统定价搞定这一切。脱离实际谈逻辑,并且上升到中美两国过马路方式不同和中西医之争,这不是不接地气,而是不懂装懂了。
当然,对滴滴的质疑也不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讲,这说明人们对滴滴的认可,以及对它在解决出行效率上的期望。
在解释清楚的同时,滴滴要想法设法提升用户体验,毕竟,科技的发展永不止步,作为想打造全球最大出行平台的滴滴,在用科技解决最出行问题上的探索,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