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和菜鸟“握手言和”,但关于真相的探寻不应就此结束
在国家邮政局的调停下,顺丰和菜鸟“握手言和”,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 ,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一时间,吃瓜群众意犹未尽,跟风表态者被啪啪打脸,然而,更重要的是,许多问题尚没有定论。
比如,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为何网络舆情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如何避免类似“巨头打架、用户遭殃”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反思之一:顺丰菜鸟争端的真相是什么
在这场“数据断交战”中,顺丰和菜鸟各执一词,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到底是谁先“封杀”谁?“封杀”的原因是什么?
疑点一:谁先“封杀”了对方
6月1日中午,菜鸟率先发布声明,称顺丰主动关闭了丰巢自提柜和淘宝平台物流数据信息回传。
随后,顺丰回应说是菜鸟先以安全为由单方面切断丰巢的信息接口,并指责菜鸟索要丰巢的所有包裹信息(包括非淘系订单),认为菜鸟有意让其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从顺丰的第二次回应来看,菜鸟似乎于5月27日发了一封邮件给顺丰,告知将于6月1日0时关闭对顺丰丰巣的数据接口,但我没有找到相应的图片证明。
顺丰也于5月31日下午6时发给菜鸟了一封邮件,将顺丰关闭数据服务的事提前6小时告知了菜鸟,这个是有顺丰提供给央视财经的截图为证的。
也就是说,双方在谈判分歧较大的情况下,均提前告知了对方要关闭接口,这样看来,顺丰说“菜鸟随后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巣数据接口”的说法就有欺骗之嫌了。
而且,从双方的争端来看,主要分歧是在丰巣数据传输上,但在6月1日12时,顺丰把整个淘系平台顺丰快递信息的数据回传都给关闭了,接下来才有淘宝和闲鱼等淘系平台下线顺丰快递选项。也就是说,至少从时间线上来说,是顺丰在主动“挑事儿”。
疑点二:相互“封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菜鸟总裁万霖在微博解释和顺丰分歧的原因:
丰巢快递柜和菜鸟数据对接后,一直大量调取淘宝用户电话号码等信息,并超过合理使用范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是此次事件的核心起因。
而顺丰则反过来指责菜鸟:
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此类信息隶属于客户,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
看起来双方都是为了用户隐私和利益着想,但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看看就好,这就好比发动战争的双方总是以“人民的名义”一样,找个正义的理由罢了。
不过,分析种种资料,不管之前双方在合作上有过什么问题,但这次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因为丰巣数据回传的问题。
长期以来,物流节点信息完全依赖于快递公司的巴枪扫描运单上的条码,这其中就有一些问题,比如快递公司提供虚假数据的问题。
前阵子有个视频在各平台有数千万的访问量,讲的是福建莆田(为什么又是莆田)成了仿冒假鞋集散地,这里不但制假售假,而且还提供异地甚至海外上线的快递服务,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海淘”来的鞋子,很有可能来自大城市莆田。
当然,随后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均回应说是黄牛所为,并没有公司人员内部协助。
不管怎样,为了获得更为真实的信息,避免类似的虚假订单信息出现在菜鸟平台上,菜鸟对数据接口进行了升级,相信重点包括海淘订单海关确认以及对丰巣和其他快递柜的数据交叉验证。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矛盾的关键点了,关于数据调用与回传的问题争执。
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但我觉得前顺丰员工单新宁的推测最接近事实的真相,他认为情况大概是这样的(有删减):
顺丰丰巢手里有300万单的数据,其中200万是淘系物流数据。但是顺丰并不知道哪些是淘宝有关的,因此他要将手里的300万个订单数据,逐一匹配菜鸟系统里面的淘系数据库,一旦都能对上,就判定为这是淘系物流。按照合作关系,就应该推送给菜鸟。如果对不上,则就不推送给菜鸟。这本来是非常简单的数据对碰。
这时菜鸟很生气,你这么点单量,拿几百万的数据到我几亿的大数据库进行交叉匹配,明明调取了300万次的接口,查了我300多万次数据,结果只推送了200万单。剩下的100万单,不是我的订单,你干嘛要查我的接口。这样侵犯了我的数据安全。就算我信你顺丰,但是这种方式对我是一个漏洞,假如你找一个黑客,借助匹配时将数据全部爬走,那么我客户的交易信息不就被你抓取了么。
也许菜鸟因此提的方案就变成了:我的技术很牛,数据体量很大,数据更敏感,顺丰把你丰巢的300万单的数据给我,我用我的几亿的订单去匹配你的数据,匹配上的就是我的,匹配不上的我也不要。而这个时候顺丰不干了,明明只有200万的淘系订单,你把我剩下100万京东的数据也拿走了,我怎么交代,你要是拿走之后也通过各种方式做手脚,把这100万个数据拿去分析,分析出哪些客户用的京东而不是淘宝,手机号也拿走了,我该怎么交代?
数据分析师出生的微博CEO王高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也就是说,双方分歧的核心,其实就是数据碰撞的主导权归谁、以及数据交换之后是否全部回传的问题,而并不是顺丰所声称的那样“菜鸟想要顺丰的核心用户数据”,本质上一场争夺商业数据主导权的斗争。
反思之二:为什么舆论偏向顺丰
新浪科技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顺丰和菜鸟的互怼中,网友大多支持顺丰,在知乎、在微博、在微信,这种趋势也比较明显。
不只是网友,媒体自媒体也是大多占顺丰的,就连我自己一开始也是不假思索地同情顺丰,回想起来,可能性有三。
可能性一:同情“弱小”是政治正确
我们预设了立场。
从一开始,就认为顺丰是弱小的一方,顺丰嘛,一个快递公司而已,可你菜鸟背后是阿里巴巴,是马云爸爸啊。
什么?顺丰市值2300亿,而菜鸟估值才有500亿?Who Care,总之菜鸟就是以大欺小。
什么?顺丰在网上有优选商城,在线下有嘿客便利店,甚至开始进军彩票行业?Who Care,总之阿里巴巴就是店大欺客。
什么?顺丰王卫一度超越马云和马化腾,成为国内第二富翁?Who Care,总之马云爸爸就是不对……
可能性二:顺丰刻意打造悲情形象
顺丰刻意为自己打造了一种悲情形象。
从一开始的“菜鸟强迫我们交出核心数据”,到“逼迫我们从腾讯云迁移到阿里云”,再到“菜鸟开展了一场有针对性封杀行动”,无一不是以一种苦情、悲情的斗士形象出现。
在知乎相关问题下,获得过万赞得最高票中的某顺丰员工,更是一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斗士形象。
殊不知,顺丰才是快递行业的绝对霸主,挑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开怼也颇为巧合,因为时下正是樱桃、荔枝、杨梅、芒果等生鲜时令农产品寄递业务需求正旺的时候,顺丰自称拥有36架自营全货机、15架外包全货机,是这些生鲜农产品外运的不二之选,顺丰当然知道,自己撂挑子,受不了的定然是淘系。
本来商业争端就应该就事论事,顺丰这样走悲情化路线,引发大量公司站队和吃瓜群众围观,把一个小问题炒作成为一件舆论大事,对于双方恐怕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能性三:顺丰的服务口碑出色
有网友戏称,没了淘宝天猫,还有京东亚马逊网易严选等诸多选择,但没有了顺丰,很多事还真干不了。这话有些绝对,而且淘宝天猫对比的应该是顺丰优选,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顺丰的服务在用户中口碑颇佳。
诚然,顺丰的直营模式与三通一达的加盟模式相比,在品质上更为可控。但是,也不能借此完全否定三通一达的作用,毕竟,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顺丰所能覆盖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消费得起运单费用是三通一达两倍的顺丰。
而且,通达系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通达系快递已经有75%以上时效在三天内,满意度不断上调,暴力分拣偷件等日益减少,通达与顺丰的差异缩短到了6小时内。在双十一期间,菜鸟根据1亿个包裹时效统计发现,2013年通达系平均用时9天,2014年6天,2015年4天,2016年只有3.5天。
这其中,菜鸟的互联网+物流整合作用功不可没。只不过,顺丰是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又帅服务态度又好的顺丰小哥显然比默默在快递公司背后做什么大数据物流的菜鸟对用户有杀伤力。
但是,无论是顺丰还是菜鸟,它们做出了多少贡献,并不能也不应该作为评判这次事件孰是孰非的理由。
反思之三:如何让用户免遭伤害
前文说到,这是一次商业数据主导权之争,利益之争本身难以用对错来衡量,但一言不合就中止服务,以用户利益为资本来要挟对方,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当前的3Q大战,用户还有二选一的权利,这次干脆连选择的资格都没有了,最可怜的,恐怕还是那些心急如焚的生鲜电商用户。
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当前的3Q大战旷日持久,最后工信部和公安部出面调停,各打五十大板,奇虎和腾讯各自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对网民的致歉信。这次的顺丰菜鸟互怼,邮政局出面调停的节奏很快,但并没有给用户一个说法。
服务方对用户是不是一种合约关系?单方面大面积中止服务是不是一种违约?需不需要给相应的用户以赔偿?
这些都值得好好思考,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契约关系和惩处机制,才能避免企业再次这样随意地对用户“任性”。
近期评论